3份学生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 3学生调查报告在日常生活中,报告的使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的特点是语言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边肖收集的3份学生调查报告。欢迎你向他们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学生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活动,学生可以正确使用标准词,了解标准词的重要性,帮助学生......

学生调查报告3篇 3学生调查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报告的使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的特点是语言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边肖收集的3份学生调查报告。欢迎你向他们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活动,学生可以正确使用标准词,了解标准词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增强文化内涵。

二、调查内容:

1.学生写错别字

2.学生对写错别字是什么态度?3.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4.学生纠正错别字的信心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从河西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动词 (verb的缩写)调查步骤:

1.根据研究需要,制定调查计划和问卷;2.分发和收集问卷;3.统计分析数据;4.写调查报告

不及物动词调查结果及分析:了解调查对象

(一)学生写错别字

1.感觉自己错别字严重吗?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的错别字相当乐观,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错别字“不严重”。但是为什么作业中总是反复出现错别字呢?这只能说明错别字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二)学生对书写错别字的态度

2.写错字会不会很不爽?

3.错别字影响学习吗?

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主观上并不认为错别字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客观上,错别字已经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

(三)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选择“粗心”、“思维粗心”、“文笔粗心”,而选择“汉字太难”、“不懂生词”、“笔误”的只占少数。这些数据说明汉字本身永远不会是错别字的原因,学生的书写习惯,

思想上的疏忽是错别字形成的主要原因。

(四)学生纠正单词的信心

5.写错别字改正,下次会错吗?

6.如果努力,错别字能减少甚至消除吗?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纠正错别字很有信心,占总数的86%。有些错别字的重复率很高,所以学生在问卷中列出自己经常重复的错别字是很有代表性的。这些话正是老师们平时强调的,比如“后”和如何减少错别字的重复,这些都是以后识字教学中要认真对待的。

七.调查的结果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我了解到错别字没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调查中,87%的学生认为自己错别字不严重,但根据实际情况,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在这些学生眼里,错别字出现后,可以通过范文全集或者在同学的帮助下,马上改,改完就完事了。大多数学生忽略了一点。因为他们只是纠正错别字,没有努力记住这次出现的错别字,以防下次被重复,也是学生的冷漠给了错别字一个“泛滥”的机会。调查发现,虽然学生主观上认为错别字不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客观上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因为87%的调查学生认为错别字影响了学习,对此非常苦恼,这让我感到减少和消除错别字的紧迫性。那么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结果表明,学生写错别字不是因为汉字复杂,而是因为粗心大意、平时的书写习惯和思想疏忽。小学生错别字的发生普遍存在,影响小学生的文字表达、交流和对客观事物更好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规定小学生要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左右会正确书写

任重道远,调查结果也表明,帮助小学生减少甚至消除错别字,是我们一项必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主观上重视,在实践中认真对待。只有师生共同努力,不懈努力,才能解决语文学习中的这个痼疾。

八.解决方法

在调查了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现状并得到数据分析后,我想提出一些防止错别字写出来的建议如下:

1.根据语音特点记住字体。

有些字相似,容易混淆,但我们可以通过声母和韵母来区分。比如“津灵”,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但只要你记住了声母是“L”,就总能写出“灵”。比如:钟、岭、流,那么剩下的就写成“今天”。比如“唱歌、诵经、贪婪”等等。其他的词可以用韵母来识别,比如“勺-勺”很像,韵母是“ο o”,应该写成“勺”,比如“饭、舞、深”,剩下的只能写成“勺”,比如“焰、沉”。

2.利用形声字的规则记住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侧和表音侧组成,多为原字。如果知道了汉字构造的规则和形声字的相关规则,其他字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比如“急躁”、“躁”和“燥”的区别:“躁”在脚字旁边,人急躁的时候往往要跌跌撞撞的跳,而“燥”在火字旁边,所以火烤的时候一定要干。

3.用想象力记住字形。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错字印在脑海里。比如“鸟”字里的“点”,就像是一条在肚子里吃东西的虫子;像啄木鸟的尖嘴;像啄木鸟的心脏。再比如“省”字。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去商店买东西,少用眼睛看东西,可以省很多钱。”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记忆字形,减少了记忆新单词的心理过程,让它们被牢牢记住,甚至终身难忘。

4.采用螺旋复习法。

为了减少错别字,必须经常复习巩固,才能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发现螺旋式识字复习法是巩固识字的更有效的方法。它的方法是在相对时间内复习以前教过的生词,比如今天复习昨天,下周复习上周。除此之外,值得提倡多读课外读物,开拓识字领域,增加阅读中生词重现的频率。

学生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文明礼仪教育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目前,该领域处于前沿的一些学校对如何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大做文章。

第二,研究时间,研究时间

第三,研究地点xxx

第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和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一小学学生的文明礼仪,了解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开展了本次研究活动。本研究活动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记录的形式,问卷针对开展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完成收集的问卷后,有效问卷为60份。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的基本现状

首先,通过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整体文明礼仪氛围较好,教室内外张贴文明标语;同时发现小学生放学都要排队。这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积极体现。然后,在教学活动前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少数学生的行为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不文明的语言、打扑克、起哄等。学生提交的问卷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有许多文明礼貌,但仍有不文明行为。其中最频繁的是大喊大叫,相互追逐,其次是骂骂咧咧,上下楼梯大喊大叫。作为小学生,有些学生还不够成熟,不能对某些行为的正确性做出正确的判断。文明礼仪中有少数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允许他们放纵。作为一所学校,我们应该给学生及时正确的指导。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

在前面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情况的分析中,提到了小学生在思想不成熟的情况下,对于某些行为无法做出很好的是非判断,也就是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意识。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是不尊重的;但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偶尔失礼,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礼仪。这个比例也与我们的实际观察相符。但除此之外,直接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注意,经常不尊重的同学还是很少的。

虽然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对正确的礼仪理解不清,很少有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但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模仿性好、从众性强等心理特点,这几个不克制自己的学生很容易给五分之一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五分之一的学生受到不良方面的影响,很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重点应该适当偏向这些学生。

3.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看法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对自己的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相比之下,认为自己对自己的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人不超过四分之一。同时,约85%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受访者还认为,在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佳方式是在生动有趣的班级授课,其次是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和举办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

小学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该以学校为主导,与学校、家庭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的作用,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年教育网还指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反差现象、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可见,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任重道远。

不及物动词具体建议

一个学校的学生要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及时了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注意时效性。具体方法: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文明礼仪大使,每天登记班级中不文明的具体现象,并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将定期指导和纠正不文明行为。(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要怪某个具体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施,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正确、全面、及时地引导学生。)

(2)多注意平时不注重自身文明礼仪的同学的引导。尤其是大三学生的注意力要特别多。

(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考虑给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多个班级可以一起上互动课。

(4)在每节课黑板报中添加文明礼仪内容。

七.参考文献:

(1)《论小学生素质教育》

(2)“小学生文明礼仪现象不容乐观”

(3)《文明礼仪陪伴我》

学生调查报告3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主要消费者,衣食住行始终是人类不可分割的话题。据网上核实,全国共有1700多万大学生。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服装”是大学生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大学生对服装的追求已经超越了服装本身的本义。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调查也能反映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一、调查目的

调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服装消费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口头提问和问卷

2.日常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分析调查的统计数据

4.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数据统计

1.在这项调查中,男生占27%,女生占73%

2.最喜欢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他9.9%

3.买衣服频率:一个月内10%,两到三个月内33.3%,半年内13.3%,一年内0%,不固定43.3%

4.是否有喜欢的服装品牌: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耐克等。)

5.经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石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6.服装价格会不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是63.3%,而不是36.6%

7.买衣服的动机:天气变化16.1%,节日促销16.1%,看到学生买新衣服15.3%,随意购物13.6%,零花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和4%

8.你会选择网购服装吗:会是35.7%,而不是64.3%

9.服装商家月消费:50以下2%,50-100之间36.6%,100-200之间33.3%,200以上3.3%

10.品牌服装的好处:品牌好,耐用,面子16.6%,主要是生活品质提升了33.3%,没有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另外30%

第四,数据统计的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很高:21世纪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进入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宿舍和教室的单调生活。虽然书籍仍然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并不是首选,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美的追求呈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导:价格、质量、趋势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务实理性消费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据了解,大学生买衣服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因此,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寻找物美价廉的城市生活和氛围。当代大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自己的品味和品位。虽然他们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需求的认知高于男生。调查显示,女生买衣服的频率比男生高,但男生比女生更追求名牌。说明男人和女人对美的追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无论是购买数量还是对名牌的重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虚荣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可以正确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大学生服装支出减少。据调查人员分析,“物价上涨后,服装、日用品、化妆品、娱乐消费的价格不降反升,而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较少,说明他们故意降低大学生的‘享受消费’,把钱花在了吃饭、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动词 (verb的缩写)问题现象

1.从买衣服的频率来看,

(1)服装购买消费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服装购买频率集中在每月一次,两到三个月一次。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购买服装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但不排除虚荣心的存在,但消费分配的主要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2)服装消费仍然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少数人频繁购买服装,过于关注名牌的现象依然存在。服装消费不合理,可以反映每月生活费分配不合理,或者每月生活费过多。

2.从吸引购买这方面的服装来看,

(1)当代大学生可以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服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人体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美观,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调查显示,学生重视衣服的质量,喜欢经济耐用的衣服,不会因为喜欢一件衣服就盲目买衣服而不考虑价格。

(2)追求时尚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现象非常严重,有时可能会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却忽略了服装本身的原始价值。

不及物动词政策建议

1、树立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也是消费者对涉及整个消费活动的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等因素的价值判断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观念,树立节约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避免铺张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费用进行预算和记录,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费用是否合理。

2.量身定做合理的消费计划。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知识和能力都很高的成年人。定制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树立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3.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方式正在迅速变化。大学生最容易卷入时尚潮流,部分消费者甚至失去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消费支出的约束下,合理调整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小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