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担负起领导责任,做好工作。本文谈谈对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粗浅认识。1.法律素质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客观要求。xx同志指......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问题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担负起领导责任,做好工作。本文谈谈对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粗浅认识。1.法律素质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客观要求。xx同志指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各级领导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是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确保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要求。这一精辟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新时期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要深入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理论指引着我国走上法治之路,也是我们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是学习邓小平的法律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一方面,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理论支柱,深刻理解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有利于树立民主法治观念;另一方面,法治的推进依赖于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作为思想武器。其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自发调整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实施、引导、约束和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技术,探索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处理涉外关系,都离不开国际法律、法规、原则和惯例。因此,不具备一定法律素质和理论的领导干部很难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责任。三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通过法律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地方性法规,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准则;以依法治理为主导,协调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普法、监督、法律服务等各个工作环节;党组织自觉在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工作中决策方法、议事规则、工作方法的逐步制度化、规范化,都体现了党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事务,这也相应地对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四是完善人民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要求领导干部善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工人、青年妇女等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扩大基层民主;促进居民自治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法律质量作为保证。同时,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深入,领导者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首先,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出现。作为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很难依靠行政命令,只能依靠法律的指导和规定。第二,公民对权力的主张已经转变为遵守法律。第三,生产关系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表现为法律关系,法律在协调和调节人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试想一下,如果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不能超群,在xxxx怎么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五是改变少数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差的现实要求。经过三个五年普法,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也不能高估。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干部需要提高对学习方法使用的认识;有的同志缺乏基本的法律理论和法律知识,学习意识不高;领导干部学习方法使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很难说大多数同志掌握了法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手段。二、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法律素质对于公民来说,法律素质的构成是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树立必要的法律意识,掌握必要的使用方法。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可以表现为: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树立崇高的法律意识,熟悉必要的使用方法。领导干部必须掌握履行领导职责所需的法律知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法律知识,首先要有广泛的法律知识。除了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基础知识外,还应重点掌握上述法律部门的相关指导思想、立法依据、基本原则和行政、组织、管理规定;第二,深入。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精神,要求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法律基础理论、立法理论等;第三是要专业。熟悉与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和制度;第四,务实。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科学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研究和思考法制建设。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崇高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领导干部树立法律意识,首先要认识到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特别是要防止党的政策和法律的对立,充分发挥法律在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其次,要善于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变化和法律法规制定中的固定关系,更好地将现行法律制度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结合起来。同时,逐步改变法律滞后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步入法制化轨道;第三,在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中,要善于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观察和思考,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使法律手段和其他手段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加强法治的概念。法律意识的核心是弘扬法治精神,使依法治国意识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理念、追求和信念之一。领导干部要树立以下法治观念:宪法和法律具有巨大权威的观念;法律面前平等的概念;法律大于权力的思想;尊重和保障~”的理念;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权力必须受到限制的观念和程序法并重的观念等。在此基础上,遇到问题学习法律,依法作出重大决策,依法开展工作,处理问题依靠法律,是基本的思想和习惯。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通过合法渠道落实领导。在宏观层面,要善于通过法律程序将领导意图转化为法律

法律、法规、规章乃至政府规范性文件,通过加强依法治国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之中;工作手段方面,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过程中,要引导更多的人进入法律渠道,使用法律手段;岗位要求方面,要明确各级组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动,党员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具体操作上,可以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加强内部法律机构,听取法律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的论证意见后再作决定。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最重要的法律素质是法律意识。领导干部应以增强法律意识为重点,以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为前提,以增强法律能力和自由运用法律手段为标准来衡量学习法律的成绩。首先是提高认识。在谈到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的用法时,xx同志谆谆告诫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法律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法律和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坚持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一论述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领导干部是推进法治的积极因素,将许多法律法规内化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可以推进法治进程。法律素质不高,可能会失去领导资格;第二,新时期领导干部面临着领导对象、内容、原则、手段、目标和方法的诸多变化,归根结底是民主法制建设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第三,领导干部必须领导、引导、引导群众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其次,要落实措施。先确定任务。领导干部学习的重点应该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xx关于民主法制建设和法律基础理论的重要论述;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领导工作的内容应及时补充和更新;宪法和基本法中有关领导的知识;探索研究改革发展稳定的法律保障问题。第二,巩固阵地。党校干校的学习中心组、举办法律讲座、开设法律课程三个传统阵地要不断巩固,作为法律培训主要阵地的党校建设要加强。再次丰富形式。一些单位探索了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评估和巩固学习成果的许多做法,如举办法律培训专题班;进行法律知识测试或考试;包含在讲课内容中;撰写法律论文;对任命的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7.在会议中途测试政府成员的法律知识;组织以领导干部为主体的法律专业大专、本科、研究生班;规定自学内容,辅以必要的考试等。,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推广。最后,完善制度。如学习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等,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再坚持学用结合。着力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就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衡量和检验领导干部学习法律有效性的标准是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建设模式和评价先进性方面,依法治理的质量应具备一票否决制的功能;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同样的法律用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只有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才能促进法律法规的实施。所以要把学习方法和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就学习形式而言,要发挥法治实践本身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增强法律意识。可以组织领导干部出庭受审,召开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法律经验交流会,带头宣法,向领导干部通报正反两方面违法的典型案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