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一、XX旗番茄产业发展现状XX旗具有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番茄生长。生产的番茄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霉菌少。近年来,随着新疆大型番茄加工企业东移我市,特别是我旗,我旗番茄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推进,番茄产业成为种植加工转型......

番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XX旗番茄产业发展现状

XX旗具有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番茄生长。生产的番茄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霉菌少。近年来,随着新疆大型番茄加工企业东移我市,特别是我旗,我旗番茄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推进,番茄产业成为种植加工转型的新优势产业。

(一)、加工企业

2018年,河套酒业集团与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新疆屯河联手,在我旗投资成立了内蒙古屯河河套公司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发展,番茄生产线已经从原来的两条生产线发展到三家公司的六条生产线。生产加工能力和企业效益大大提高,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其中,屯河河套公司每天加工番茄3000吨,近三年加工原料39万吨,生产番茄酱5.64万吨。为了改善产品结构,今年新建的小包装生产线,日加工能力400吨,共计原料21600吨,番茄酱5000吨;今年,新建的中粮沃德瑞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日加工番茄2500吨,加工原料9.6万吨,生产番茄酱1.6万吨;中粮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的大型包装生产线每天加工3000吨番茄,今年加工原料14.89万吨,生产番茄酱2.04万吨。2006年,三家公司实现销售额9926万元,净利润613万元,利税75万元,出口创汇1250万美元。在重点企业的带动下,中小番茄加工企业也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全旗已有4家番茄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约46万吨。

(2)、基地建设

为了把番茄产业做大做强,我旗在2018年政府一号文件中发布了《关于加强番茄基地建设的决定》,移植苗木200多亩进行连作,每亩补助20元。为了确保农民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企业招聘了11名原材料工人和210名合同业主负责基地管理和技术服务。所有基地均按订单种植,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三年最低保护价分别为220元、220元、240元),番茄种子、塑料薄膜、化肥赊销给订单农户。围绕基地建设,涉农部门通过科技培训、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科技园建设等方式,推广了温室番茄育苗移栽、开沟起垄上架等新技术。2006年,全旗建成8个番茄高效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面积4000多亩,辐射带动面积6万多亩。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种植西红柿的积极性显著提高。2006年,全旗番茄种植面积达到8.3万亩,是2018年4万亩的两倍多。番茄原料产量达到41.5万吨,比2018年增加23万吨。

(3)、农民收入

随着番茄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番茄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按平均亩产水果5.2吨,平均每吨250元计算,番茄种植户每亩收入可达1300元以上,每亩纯收入约900元,不包括每亩成本(指材料成本)。采用育苗移栽、开沟、垄作种植的农民,每亩收入在1500元以上。110国道沿线,当地农民向广东菜商出售番茄青果。平均每吨售价6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高达2700多元。仅番茄一项,全旗22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20多元,效益可观。

二、当前番茄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旗番茄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但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使用品种少,搭配不理想。虽然企业每年引进30多个品种,但生产中使用的品种不超过5个。由于所用品种数量少,不能满足不同区域条件和不同加工目的下的种植要求。更何况品种搭配不理想,导致成熟度相对集中。企业每年销售高峰期都无法及时采购,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和积压严重降低了原材料的质量。而且难卖,影响农民积极性和效益。但早熟和晚熟原料短缺,导致企业就业不足,影响经济效益。

(二)农民劳动强度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人工收集西红柿既费时又费力。一户种植面积小,无法形成大规模连片种植,生产成本高。同时,由于番茄成熟期临近雨季,出现烂果、霉变等严重病害,导致产量和收入下降。

(3)成熟度集中,加工有限,番茄成熟期高峰难销。企业种植安排不合理,农民种植盲目,导致番茄成熟收购高峰期。按照企业均衡喂养的原则,农户排队待售时间过长,一般在24小时左右,有的长达72小时以上。腐烂的番茄暴露在高温下,容易发霉和污染,不仅影响番茄产品的质量,而且损害企业和农民的感情。

(4)企业间无序竞争。由于市内番茄加工企业众多,布局密集,企业跨地区提价收料,造成市场混乱,必然使种植者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系十分脆弱。

三、加快发展番茄产业的对策建议

加快番茄产业发展,要做好提高番茄产业质量的文章,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共同抓好生产、收购、加工的各个环节。

(一)以原料基地建设为重点,提高番茄原料质量。现在企业已经意识到原料基地是企业的第一车间,原料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益,甚至整个行业的发展效果。企业应与当地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合作,重点建设原材料基地,为企业产业升级寻找发展方向和支持。

首先,要提高番茄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实行市场准入,引导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发展业务。

二是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企业要制定优质优价政策,让农民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后获得相应回报,实现番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业务部门要以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为重点,引导农民进行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促进番茄种植高产、丰收。

三是针对单一品种,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筛选,解决品种老化和品种退化问题。我旗拟在头道桥镇建设万亩番茄研发基地,已上报相关项目资料。同时,制定种植业发展规划,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逐步形成“旗、镇、村、企、农”的投入机制。

第四,必须严格执行耕作制度、灌溉制度、病虫害防治制度和轮作制度。与非茄科作物,如小麦、玉米、豆类作物轮作,应持续2-3年,以减少土壤中病源的基数,减少来年病源的侵染次数。大力推广开沟培土栽培技术,解决雨水灌溉和烂果问题。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病虫害发生面积。

(2)稳定番茄加工能力。根据全市番茄种植的区域布局和产能,加工企业近期不宜盲目扩大产能。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企业之间要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加强行业自律。特别是避免原材料供过于求时出现涨价、降质、抢料现象,原材料供大于求时降价,规范原材料采购市场。

(3)完善原材料的定价和采购方式。鉴于原材料供需造成的企业和农民利益的矛盾,有必要改变目前以企业定价为主的做法。建议政府、企业和协会代表根据市场情况,在种植季节前向农民公布产品采购指导价格,公布加工季节的最低采购价格,并对协会销售的原材料质量进行监督。严禁掺假降价,维护企业和农民双方利益。

(四)企业要加强收购管理。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交货时间,尽可能将番茄原料的采购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特别是要减少农民排队时间,提高进厂原料的新鲜度。

(5)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经济效益。在国际市场上,番茄酱主要销往欧盟、东南亚等地。大部分都是初级包装产品。产品销售市场过于集中,终端产品少,价格低,番茄酱生产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60美元/吨。中国产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应防止低价销售引起的反倾销。除了巩固欧美和亚洲市场,还要积极开拓中亚市场。中亚国家对番茄酱产品的需求稳定。加工企业应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番茄产品和新品种,延伸番茄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提高出口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改变番茄酱出口产品基本上大包装低价销售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发展分包装、小包装、高价值、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走市场多元化、品种多样化的道路。

(6)优化布局,为番茄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根据我市番茄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抓住世界500强中粮集团在我市投资发展的大好机遇,建议市政府组织农业主管部门规划全市番茄生产的区域布局,以稳定面积为重点,以单位面积产量为重点,提高质量;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规划番茄加工基地,控制新项目。为中粮立足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全面整合河套平原番茄产业,使我市番茄产业化取得更大发展奠定基础。

(七)协调农业与企业的关系,发挥番茄产业协会的作用。

按照“引导不主导、引导不干预、服务不安排”的原则,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规范番茄行业协会的运作。使番茄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从“公司+基地+农户”转变为“公司+协会+农户”。企业要改变订货方式,从与承包户签订合同到与协会签订合同,让协会成为企业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发挥信息咨询、种植指导、价格协调、产品投放、利益纠纷调解、结算兑现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