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职业教育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以下提供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关注点。焦点& rdquo。近日,市委政治研究室会同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深入县、村、工矿企业和......

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

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关注点。焦点& rdquo。近日,市委政治研究室会同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深入县、村、工矿企业和学校,走访座谈和查阅资料,基本摸清了全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市职业教育自成立以来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民族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rdquo辉煌,有& ldquo接近低谷& rdquo尴尬,也有过& ldquo踩两只船& rdquo迷茫。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我市有72所职业院校(21所技术院校),其中公立职业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47所;有2所私立职业学院和20所中等职业学校。初步形成了以五所高职院校为龙头、67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168所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交流的职业教育体系。XX年,全市中高职招生规模达到1.43万人,在校生4.81万人。重点院校和专业建设得到加强,全国重点职业技术学院1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院11所,省级教学示范学校7所;国家、省、市重点专科38个。职业中专机电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专业,市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与加工、机械钳加工等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路径,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 ldquo十五英镑。期间,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各界输送合格毕业生25万余人,各类培训机构培训350万人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问题。虽然我市职业教育有一定基础,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群众的教育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蹒跚着,挣扎着爬& rdquo现阶段还是有很多烦恼的,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ldquo三大困难& rdquo这种现象仍然很突出:很难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很难开办职业学校,也很难培养学生就业。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仔细研究了这些问题,认为& ldquo三大困难& rdquo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存在& ldquo六大失调。。(一)认识不适应情况。目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各级政府认识的滞后和观念的过时。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关系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然而,由于就业压力、对人才和工作选择的偏见,许多人仍然对职业教育有偏见。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从政府层面来看,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技能型人才不足的矛盾,以及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不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在许多地方,重点放在眼前利益、人才培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和技能教育上。一些县市政府没有真正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父母的角度来说,& ldquo学习是好的。传统的& ldquo上学就是跳过农场大门& rdquo学习就是上大学。此外,近年来就业压力加大,一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导致新& ldquo论阅读的无用性。抬头一看,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职校是低人一等的,于是就成了& ldquo无奈& rdquo的选择。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很多经营者认为& ldquo教育就是教育,工厂就是工厂,不能扯在一起& rdquo,导致& ldquo两张皮肤& rdquo现象相当严重,企业与学校缺乏沟通与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二)规模不符合需要。与我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比,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明显较小。据预测& ldquoxx & rdquo期间我市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加)38.4万人,年均7.6万人左右。XX年,全市高、中等职业院校年培养能力仅为14300人,部分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生不足100人。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规模应逐步大致相当。我们在这方面差距更大。多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0%至40%之间。今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5.5万人,职教与通识教育比例仅为26%,明显低于我省大部分城市,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三)条件不适合办学的。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资金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骨干示范学校的建立和实训基地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投资。目前,我市职业教育投资水平不高,现有投资政策没有得到充分落实。职业教育不低于城市教育费附加30%和不低于地方教育费附加20%的政策,大多数县市没有落实;职业教育的教学经费,农村每班4000元,城市每班5000元,一般达不到。XX年,我市中等职业教育预算支出为6920万元,仅占高中阶段总支出的22.9%,远远落后于我省先进城市。由于投入不足,直接制约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从办学设施来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占地不到80亩,建筑面积不到1.5万平方米,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大多数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实验和实践场所及设备。全市第一职业中学占地仅30余亩,在校学生1500余人,学生人均建筑面积远低于国家18平方米的标准。从实训条件来看,五分之一的职业学校没有专业实训场所。按照国家设立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每个学生的设备总值至少要3000元,而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学生的设备总值只有XX元。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立是前几年批准的。随着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扩大和学生的增加,专职教师的整体数量明显减少,专业水平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兖州职业中学等重点职业学校20多名体育教师转行教授专业课。然后非教职员工太多,比例严重失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5.3%。在职业技术学院,两者的比例是1: 1。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高薪聘请校外技术专家,教学时间和质量难以保证。& ldquo双合格& rdquo师资严重匮乏,市内中等职业学校& ldquo双合格& rdquo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3.9%,明显低于全省30.1%的平均水平。(四)专业不适应市场。由于我市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以升学(对应高职)或海外就业为主,与我市产业发展关系不密切。& ldquo两张皮肤& rdquo现象更加突出。很多学校不以市场设置专业为目标,而是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来确定专业,这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首先是服务农业& ldquo脱节& rdquo。根据劳动部门的预测,由& ldquoxx & rdquo年末我市第一产业技能型人才总量应达到24600人,净增18800人,每年培养3700多人。而我市职业学校农林水专业每年招生只有80人,差距46倍。根据另一项调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到5%的人回到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现在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种植、养殖等先进的实用技术,但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农业技术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现实问题。第二是为工人服务& ldquo脱节& rdquo。从五大产业集群技能型人才的供需关系来看,一般来说,专业人才的培养绰绰有余,供需适度失衡是正常的。但我市的情况是供需双方基本处于无指导无组织的自发状态,反映出我市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明显不衔接。三是服务第三产业& ldquo脱节& rdquo。据统计,我市各类职业学校都是为第三产业服务的,只有市场营销和餐饮两个专业,其中每年培养能力不足500人。我市确定培育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确定了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四大重点产业。据估计,& ldquoxx & rdquo我市服务业年末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社区中介服务、金融服务、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需要技能型人才20万人,净增16.8万人,年均需求3.4万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城市根本无法培养。以旅游业为例,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相对密集,但没有一所学校开设旅游或导游专业。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当地经济的联系。脱离经济生活和工业需要的现实,职业教育一定做得不多,也走不快也走不远。(e)该政策不适合就业。我市劳动力市场不发达,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尚未成为推动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市各类经济组织中,培养、使用和管理技能型人才的法规和制度普遍不健全。只有27%的技术岗位有证书,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员工持证上岗的要求。由于缺乏鼓励地方就业的政策,一方面,我市缺乏大量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流向沿海发达地区。金乡县职业中学,每年都有毕业生流向长三角地区;这几年,每年都有80%以上的职业中专毕业生去无锡、昆山、青岛就业。发现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60%。这就导致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市教育资源有限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外出打工;而我市的一些企业还要拿出必要的成本,从外地引进技能型人才。这& ldquo一进一出。背后意味着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和人才成本的双重投入,确实值得深思。(六)体制不适应总体规划。我市教育部直属中等职业学校32所,其余15所隶属劳动、卫生、建设部门。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整体协调不足,多政府,各自为战。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结构失衡、资源不足、投资浪费等特点。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权威,必然有自己的利益、立场和自我保护倾向。由此,难以相互认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难以整合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难以衔接课程内容,难以共享职业学校和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的资源。显然,如果不能对职业教育实施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构建大职业教育模式,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受到很大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