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驻干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一、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农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大任务,努力建设新农村、新镇、发展新产业......

2021年驻村干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农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大任务,努力建设新农村、新镇、发展新产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原则

1、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帮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县域城乡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导,在认真结合乡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超前适应、各具特色的要求,科学规划村庄发展,三年内分步组织实施。

3、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要确定群众在帮扶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帮扶工作与群众的关系,为人民谋利益。

4.典型示范,重点在点和面。科学协调“五项任务”,注意发现工作中的“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结合点,整合资源,加大对扶村的资金、政策和科技支持。

三.任务目标

经过三年的帮扶工作,帮扶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建设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基本要求,培育、壮大和提升农村产业体系。因地制宜,通过帮扶,努力实现“六个一”目标:形成优质高效的主导农产品品种,培养大批规模较大的科技农民,建立科技服务团队,成立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一批务工经商的农民,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在扶村中的增长高于其所在村的平均水平。

(二)塑造农村新面孔,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扶村“路、水、电、学、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立项和扶村资金。引导和帮助村庄做好新一轮村庄规划建设,坚持突出农村和地方特色,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经济繁荣、功能配套的现代村镇体系。积极推进“清洁生态家园建设”,组织人居综合治理,抓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所、改灶、改圈),结合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力实施绿化示范工程,加快村道硬化、街道庭院绿化、照明、净化美化环境建设。经过三年的援助,该村已帮助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制定,基本达到文明村的标准。

(三)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的步伐。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按照培养具有“文化、技术、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整合利用好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干部科技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各类职业教育、配套部门教育基地等教育平台的载体作用,及时开设培训课程。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岗位证书培训、青年农民再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增强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学会依法办事,维护合法权益。三年后,帮扶村6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或劳动技能,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4)突出教育引导,营造文明和谐的农村风貌。按照“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平安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改变习俗,倡导文明、科学、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深化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十好文明家庭”、“文明生态村”活动。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做好村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规章制度,完善农村矛盾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三年的救助,该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文化体育场馆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组织更加规范,能够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了无计划生育、无刑事案件、无集体上访的“三无”目标,建设了安全村,基本达到了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的标准。

加强基层组织,创建新的和谐的农村管理体系。抓住队伍建设的关键,注重夯实队伍建设的基础,全面落实党员承诺制,把岗位和责任落实到失业党员身上。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力实施《新农村工作条例》,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财务和村务公开制度。三年内,公众对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稳定,形成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三年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做彻底的调查和规划。对帮扶村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帮扶村的基本情况、发展优势、特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工作的衔接部分,选择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立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帮扶村三年工作规划。充分体现了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要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符合村庄实际发展,规划可行,可操作性强。

第二阶段:全面落实任务目标,把握任务实施,要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思路进行。

一是以发展新产业为重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在调查研究、摸清民意的基础上,按照“打造品牌、带动产业、拉动一个经济、一个人致富”的要求。带领群众致富。

二是围绕建设新农村,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们从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出发,积极争取各部门的支持,积极申请立项,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硬化街道,加快村庄供水工程进度,增加田间水井数量,建设文化大院,改善办学条件,设置有线电视和电力线路,加快实施“一池三变”生态家园工程,增强扶村的“造血”功能和发展潜力。努力帮助村民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实现电信和有线电视“双通”,基本消除农村“三桩”,大幅度提高村庄公共设施和发展潜力。

第三,围绕倡导新习俗,加快建设文明和谐农村的步伐。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十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在帮助农村中,出现了讲文明、守法、知荣、知耻的新社会风尚,群众养成了崇尚科学、注重卫生、摒弃陋习的新习惯。帮助村里增加一批“五好文明户”和一批“十文明户”,文明生态村建设达到全县要求。重视教育设施和贫困生的帮助;帮助村里普及新型医疗制度,规范村卫生室建设;搞好文化休闲广场建设。完善农村法规和人民协议,化解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稳定,帮助村建平安村。

四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和计划对农民进行政治、文化、农业科技、致富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村里绝大多数劳动力成为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成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专家。

第五,完善新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当地党委、政府合作,提高村级团队的工作能力。

动词 (verb的缩写)工作措施

为了保证三年帮扶工作的成效,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帮扶任务,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以下几点。

(一)建立工作指导和协调机制。成立专职帮扶工作队,统筹规划帮扶本村新农村建设,制定建设规划,出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认真组织实施。

(二)职责明确,配套联动。农村帮扶工作要明确责任,建立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制,形成联合管理、配套联动的工作格局。

(3)加强监督检查。局领导采取日常提醒、集中检查等形式,定期督促、检查和指导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四)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留村小组成员的年度考核工作由县新农村建设援助管理机构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实施。考核结果是评优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奖惩和使用干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