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区人大常委会:根据2018年xx区人大常委会(以下简称xx区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和检查调查计划,XX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采用分组集中调查的方式,对我区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暗访。调查报告如下:一、工作发展各区人民政府通过了《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落实;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工......

区人民政府环保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

根据2018年xx区人大常委会(以下简称xx区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和检查调查计划,XX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采用分组集中调查的方式,对我区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暗访。调查报告如下:

一、工作发展

各区人民政府通过了《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落实;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工作重点,搞好污染防治;加强执法监督,坚持正常长效;狠抓问题整改,完善惩防体系,大力推进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18年10月,空气质量达标率为x%,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自2017年以来首次在全年监测时间内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5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的67微克/立方米低1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为33 μ g/m3,比2017年同期的36 μ g/m3少3 μ g/m3。大格努、虹桥、窑上、金竹沟等4个省管断面水质达到总体标准,水城河水质逐步改善。双桥水库等18个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了x%的标准率。中心城区和交通干线环境噪声平均值为X dB,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逐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在中心城区建设改造12个垃圾收集转运站;投资x亿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投资1万元改善乡镇垃圾收集运输设施;投资1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城市污泥处理工程;投资万元搬迁双桥水库一级保护区17户,投资万元建设界桩、界桩和水质环境监测设施设备,积极规划二级保护区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积极整改中央和省委环境监管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完成了我区X个自查问题的整改和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X个信访案件。反馈问题涉及我区X,X已整改。矿山恢复治理等四大问题正在整改;省环保巡视员在xx区交办x件信访案件,完成x件,完成率x%。

二、主要问题

(一)对环境保护工作缺乏认识,职责不清

一些职能部门对环保工作认识不够,没有分清环保工作和环保部门工作的关系。他们认为环保工作是环保部门的工作,没有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环境监管职责。

现有的环境统一管理和管理的权限似乎很明确,但关系并不顺利。只有分工,没有合作。部门和乡镇社区环保责任不清、任务不清、主辅关系不清的程度不同,行政效率大大降低,导致监管不力、缺乏监督。比如噪声污染防治的职责分工有10多个部门,群众举报投诉的方式比较复杂。需要按时间段和行业确定向哪个部门投诉,是否办完手续,是固定噪声还是非固定噪声。现实中,噪声污染往往发生在凌晨,公安局是群众寻找的第一个地方,因为他们找不到污染源的负责人。这些复杂的职能划分,看似细致清晰,却可以不衔接的进行监督,直接导致工作中的推诿。

(二)环保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

1.集中污染处理项目建设缓慢,比如市政污泥项目尚未正式投入使用,市政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尚未启动。

2.污水管网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需要,污水管网不完善,管网破损多,截污不彻底,污水收集率不高,雨污分离不完善,含有大量雨水和地下水的混流污水进入截污管网,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过高,COD过低。

3.环保项目运行效果不好。第一,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缺乏,后续运营维护困难,很多项目面临着“建而无养,建而无管”的问题。例如,粤肇双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设备因农民私自倾倒散养畜禽而被大量动物粪便堵塞。二是由于收运环节不规范,部分项目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供需”问题突出。比如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是150万吨,但目前每天只有不到一半的处理能力可用,设备闲置。浪费资源;全区无标准化建筑垃圾和渣土堆放场规划建设,建筑垃圾回收运输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一方面,建筑垃圾回收公司缺乏足够的建筑垃圾来生产,另一方面,建筑垃圾被反复禁止被盗和乱倒。

(三)环保人才建设滞后

1.环保工作者配备不全,基层环保机构不成立。比如区环保局编制的空缺还没有填补;xx公安局负责环保的只有一个人。

2.集中式污染治理项目缺乏专业人员,实际上未能正常开展日常自检工作。比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甚至完全的了解。

3.仪器设备不足,环境指标难以监测,执法队伍执法困难。比如城管局执法大队负责中心城区夜市的噪声污染治理,但没有配备噪声分贝仪。在执法过程中,很难科学界定噪音水平是否扰民。

(4)环保工作精细化程度不高

环保工作基本覆盖,大规模污染治理全面覆盖,但一些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的零散污染仍缺乏有效监管和治理;我们非常重视人口聚集场所的环境保护,而忽视了城乡结合部等“边缘”地区和居住人口较少的地区。比如对大型餐饮的监管已经达到全覆盖,对“私房菜”和居民楼开的小餐馆的油烟管理没有有效的监管;城镇和村庄建立了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但对人们乱扔垃圾等行为缺乏约束;对规模养殖的监管基本到位,但对农民散养和非规模养殖的管理缺乏。

(五)宣传工作不到位

公众环保、生态、法治意识不强。一是参与环保的主动性不够,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的习惯没有普遍形成。比如有的居民随意倾倒垃圾废水,甚至阻碍雨水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没钱不准改造。二是对环境污染的真实性和危害性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或者缺乏必要的警惕,或者制造谣言,浪费大量行政资源。比如一些砂石厂出于垄断目的恶意举报竞争对手;有的为了其他目的反复报道。在中央环保督察“回望”期间的14宗投诉中,碧桂园垃圾转运站项目被重复举报10次。

三.推荐

(一)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科学界定各部门的环保职责范围,有序整合和明确分散在不同领域、部门和层次的监管职能,减少职能重叠,充分履行各部门的环保职责,加强本行业的环保监管,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有效提高环保工作效率,更有效地监管各行业的环保工作。

(二)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和维护。积极争取各级环保资金,分类别、分批次推进环保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抓起,加快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工程改造进度。加强对已完成的集中污染治理项目的管理。

(三)充分配备强有力的环保工作队伍。一是尽快配齐环境监测检测两队人员,持续做好执法培训和业务培训,加大环境监测设备投入。同时,通过聘请专家、项目合作、兼职和采购服务等灵活的用人机制,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增强环保团队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方面的整体实力。二是延伸环保工作的监管触角,落实乡镇社区和村庄的环保责任,实施网格化环保监管,探索动员群众开展环保监管的新方法,发挥人人参与的“人民监督”作用。

(4)加强对“分散污染”的控制。建立网格化环保工作体系,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分散污染”,加大对影响人民生活的“分散污染”的整治力度,如露天夜市烧烤、油烟、噪音、居民小区化粪池溢出、农村畜禽养殖场等。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和工作的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常识,不断夯实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第二,要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把环保宣传作为环保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一直很重视。通过培训和宣传,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共识,使环境意识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加大污染企业的曝光频率和曝光度,震慑违法行为,调动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更多部门和企业自觉依法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