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 *镇农机专业合作社,* *县位于* *村,* *镇。成立于XX年8月。它有69个成员,带动了1000多名农民。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已转让土地1400多亩。一、土地流转模式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解决村民的种田困难。随着农民工的增加,土地转让办公室是在大多数村民的强烈要求下成立的。......

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调查报告

* *镇农机专业合作社,* *县位于* *村,* *镇。成立于XX年8月。它有69个成员,带动了1000多名农民。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已转让土地1400多亩。

一、土地流转模式

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解决村民的种田困难。随着农民工的增加,土地转让办公室是在大多数村民的强烈要求下成立的。XX -XX年承包土地200多亩,管理部分外派人员土地300亩(100-200元/亩),出让土地900多亩。合作社以转让的形式,每年向农民支付750-1800元,有的合作社每年向农民支付200-1900公斤粮食,有的农民只种一片,有的合作社免费提供农作收获,剩余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

二、主要结果

1.机械化率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合作社的优势改变了单一的耕作方式,从使用化肥种子到土地深松。

2.解放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流转和合作服务模式,农民不需要参与劳动,完全从繁忙的耕作和劳动服务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效率的工作,从而缓解农民离乡背井的后顾之忧。空巢老人农忙不用担心,年轻人外出打工不用请假,农民真的省心省力。同时,有效减少了弃土现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促进农村社会分工,提高农民素质。先进的理念和生产技术为合作社的发展建立了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中心。XX-XX年,在省、市、县农机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为我县选出了2个优良小麦品种、6个水稻品种、2个花生品种和3个玉米品种。通过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机械化花生种植、机械化收获和示范,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社会资源的重组,农村社会分工进一步优化。

4.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土地收益、就业和土地流转,农民每年每亩增加直接和间接收入600元以上。第一,统一管理带来成本降低。由于统一购买农业材料和合作社统一使用机械,生产资料价格急剧下降。农民原来每亩成本需要700元,现在是500元,每亩成本节约200元。第二,节约劳动力,增加农民工收入。土地流转可为农民增加10个工作日,按每日60元计算可增加工资收入600元。如果年收入高一些,比如* * * *组平均月薪4500元,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第三,粮食产量的增加带来收入的增加。与分散土地相比,出让土地每亩可增产180公斤,按市场价可增收200元以上。

5.推动农业组织创新,有利于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XX-XX年,合作社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开展了深松土、测土施肥、水稻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推广先进优良品种等工作。,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合作社本身发展壮大,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新的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农业机械和农学完美结合。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合作社通过机器、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整合,合理调整了农机的有偿使用,解决了农机部门负担不起、村级集体统一不了、家家户户办不了的问题。既满足了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又满足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不同需求,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利用率,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机和分散的农民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土地转让、托管和代管,有效解决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与分散化、消费化和传统农业的矛盾,在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制约合作开发和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1.土地流转难以推进。第一,农民固有的情节和旧习惯在土地上根深蒂固。外出打工的农民大多对土地有着深深的依恋,宁愿放弃土地也不愿意流转,这就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

2、不连片,不集中。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按每组分配,有的没有生产道路,导致规模成本较高,土地经营亏损。

3.风险大收益低。农业是一个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的弱势产业,效率低下,农产品销售困难,自然灾害突出,水利设施落后。XX-XX年,合作社工厂化育苗总计5000亩,本来是丰收年。由于干旱无雨或水利设施不足,实际插机面积超过3000亩,造成亏损经营。

4.财政支持不足和合作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

如何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土地流转作用,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1.拓宽土地流转服务主体。目前土地流转面积小的原因是强大的农机合作社少。要拓宽服务主体,争取大户主导,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办龙头企业,协助外资工商资本拓宽服务主体,形成市场化的多方联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