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示范报告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农业机械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农业机械的安全是农业生产顺利发展的保证。以下是边肖编制的全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抽样报告。欢迎阅读!区域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示范报告& times& times区是农业大县(区),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种子生产基地。全区有18个乡(镇)、......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农业机械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农业机械的安全是农业生产顺利发展的保证。以下是边肖编制的全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抽样报告。欢迎阅读!

区域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示范报告

& times& times区是农业大县(区),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种子生产基地。全区有18个乡(镇)、24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46435人,土地面积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6200亩。近年来,玉米种子生产一直是农业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42万亩。截至XX年底,全区共有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3.48万辆,其中拖拉机12727辆,总功率54.5万千瓦,总价值4.35亿元。自去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随着农业运输车辆的转移,农业机械安全监管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加强对拖拉机的管理,是目前广大农业机械监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我区监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到XX上半年,注册拖拉机4883台(大中型拖拉机161台,小型拖拉机4722台),联合收割机3台。拖拉机驾驶员3966人(g658、h3308),其中驾驶G牌照农用车497人。拖拉机(占1XX台)入户率38.3%,驾驶证率39%。

从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动员200台拖拉机入户,检查拖拉机900台,检查司机1200人,平均率30-40%。XX上半年108台拖拉机入户,检查拖拉机500台,更换旧拖拉机242台,动员83名驾驶员参加认证培训。查验率10.2%,户籍率49.9%,持证率39.6%。XX年至XX年,全区发生重大农机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伤28人,其中重大拖拉机事故8起,重伤8人;事故21起,重伤20人。今年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农机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趋势。

& times& times每年新增拖拉机约200台,拖拉机增速2%,新车入户率50%。根据我们了解的信息;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逐渐从购买拖拉机升级为农用三轮汽车。到目前为止,主要使用大中型农用四轮车,农村运输基本上已经被农用四轮车取代。拖拉机已经成为耕作、耙地和播种的工具。

二、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稻作法》、《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促进法》、《稻作法实施条例》、温总理412号令、农业部两个条例两个规范的颁布实施,农机管理部门执法主体地位得到明确,拖拉机管理关系得到理顺,农机监理机构行政执法地位得到认可。然而,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在张掖市乃至全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生存和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农业机械,尤其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如果管理不严格、操作不当,会对周围的人、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 times& times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农机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人,不仅造成了农民家庭的破坏,也造成了农民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和整改,这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机经营者相对贫困,家庭普遍贫困,也是农村弱势群体,无力承担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近年来,安全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加强监督。农机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减少,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造成农业机械事故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三分之一的拖拉机常年失修,安全设施不全,无灯无喇叭、刹车不灵、方向盘间隙过大、连接不牢等技术条件差。再加上无证驾驶和违章作业,农机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农机事故仍然是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隐患,农机监理的责任比泰山还重,任重道远。

附件:农机事故监督调查报告

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农业机械事故的定性、管辖和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条例实施半年多来,我市未发生造成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农业机械作业事故,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保持稳定。为了深入了解农业机械事故的真实情况和处理情况,我们开展了《条例》实施和审查活动,全面调查了全市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我市农机动态运行

随着农业运输车辆管理的机动化,我市农业机械管理总量呈下降趋势,约有3000辆20-30马力的中小型拖拉机,主要从事短距离道路农产品或建材运输,基本不用于田间耕作和播种作业。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带动下,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政策的引导下,我市农机逐步发展成为大型拖拉机。50马力以上的农用动力机械2019台以上,大型自走式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总数达到2019台。其他手扶拖拉机主要分布在吴村镇、东庄乡和房山乡,数量约3000辆,主要用于山区农忙季节的农业生产。

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过程。《条例》明确了预防、安全防范、农机事故处理、责任追究等相关问题。这是国家法律法规首次对农机事故的处理进行规范。为全面贯彻《条例》和《山东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市农机监理站制定了《市农业机械事故处理预案》、《市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市农业机械事故责任追究和调查制度》等相关规定。,积极开展农机事故处理实战演练,增强农机事故处理能力,有效推进我市农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三、《条例》实施以来农业机械事故的处理和统计

2000年上半年,我市农机监理机构接到0起农机事故报告,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农机事故根本没有掌握。

1.轻微农机事故,主张双方协商处理交通事故& ldquo已结算& rdquo处理,在农机事故中也基本上是& ldquo已结算& rdquo如山东省农机办颁布《十大便民办法》第十条:对于未造成公共和特殊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单方农机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处理;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直接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下的轻微事故,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事人选择自行处理此类轻微农机事故,以减少麻烦。

2.单边农机事故。笔者所说的单方农业机械事故,是指在农业机械的启动、使用、储存、维护和修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不涉及他人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农业机械事故,如常见的& ldquo曲柄意外受伤。& ldquo陡坡倾覆& rdquo有些车辆损坏是在储存或倒车等过程中造成的。,因为这种事故不涉及别人,也没有别人的责任。另外,这些事故大多是无证无照的机车或即将报废的机车,没有保险手续,当事人根本不会报案。

3.尚未报告的农业机械事故应当报告。实际上,农业机械事故不同于交通事故。由于车辆行驶密度大,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多发生在不熟悉的人群中。但农机事故基本都是分散作业,多是局部作业。大多数事故发生在他们家乡的当地熟人之间。一旦发生农机事故,只要不是恶性不清,大多数人选择自行协商或者选择村组织调解解决。

4.宣传不到位,部分飞行员不知道报案或者不知道农机部门的联系方式。笔者曾经问过一些飞行员,如果遇到农机事故怎么办。大多数人选择拨打122,也就是说,农机事故发生后,有的人自己采取措施,有的人找交警处理,少数人选择农机部门报案。

可见,农机事故零报告并不是农机事故零发生。随着农业机械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数量大幅增加,拖拉机和收割机总数超过1万台。农机事故零发生是不现实的。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预防各种农机事故,是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任务。只有认真落实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或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农机事故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

分析我市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现状,存在三个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1)中小型拖拉机超期服役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对报废机车的强制性管理规定,大多数用于运输的拖拉机将在几年后出售给普通农民使用。滚动地面& rdquo这种机车不常出,只在农忙时运输农副产品。大多数经营者没有执照。此外,机车已超过期限,不能每年检查。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最突出。

(2)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由于这类机械近年来应用广泛,飞行员的安全意识和执照管理意识相对较弱,操作水平和驾驶技能不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3)一些耕作机械的安全管理亟待加强,包括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农作物种植地膜机等。这些机器对操作的技术要求很高,而且都是用于支撑悬挂,所以比较分散,很难管理。

五、下一步的预防和整改措施

保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继续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平安农机有限公司;& ldquo和谐农机&现状;农业机械的建设和改进;入户率、证件率、年检率& rdquo这是我市农机管理的总体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舆论宣传,特别是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教育& ldquo六个一& rdquo活动,不断提高机械手的安全操作水平,提高各行各业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认识。

(二)按照开展农机安全基础年的有关要求,严格排查事故苗头,狠抓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做好农机事故预防工作。

(3)积极协调与安监、交警、保险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尽快建立工作协作、信息共享、联合管理的安全生产格局。

(四)按照《城市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方案》的要求,完成整个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设备的配套,建立健全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制度,组织农业机械监理人员开展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实践演练,提升事故处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