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依托资源优势开拓创新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XX县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利用本地区特有的农业资源,开发本地区特有的名优新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点在于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的“灵魂”是排他性或排他性的。世界上一些......

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依托资源优势开拓创新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

——XX县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利用本地区特有的农业资源,开发本地区特有的名优新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点在于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的“灵魂”是排他性或排他性的。世界上一些典型的特色农业例子,如荷兰花、加拿大小麦、美国牛肉、日本红富士苹果、新西兰牛奶、哥伦比亚香蕉、澳大利亚羊毛、韩国罗周梨、泰国香米等。,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这些国家根据当地情况“走出了自己的路”。第二,特色农业的“根”是人才。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俗话说,一方抬高另一方。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不一样。如果我们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月亮走了,我也走了”,那只能是“跟风”,造成金钱和劳动的浪费。第三,特色农业的本质是传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绝对不是“种庄稼,不学,别人干我们的”,而“科技兴农”靠科技进步,一个技术差的行业根本无法振兴。关键是要真正形成一个传统,不仅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逐渐培育的过程,还必须符合人民的意愿,也就是农民愿意去做。

在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和后发优势,遵循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国际化、高科技技术支撑化、商业模式多元化的趋势。我县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独具特色,潜力巨大。

Xx概述

Xx,西部边境重要城镇,边境线148.07公里。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137公里,总陆地面积5686.75平方公里。境内有国家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自然植物园”、“绿色宝库”、“动物王国”。xx年统计上报耕地面积39067公顷,耕地面积详查81262.4公顷,其中水田51032.4公顷;旱地30229.7公顷。

xx年底,全县农业人口55.33万人,农村劳动力32万人。xx年末人均占用耕地0.07公顷,详查0.147公顷。有足够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人力资源。该县21个乡(镇)和大多数村民委员会都有道路、电力和程控电话。生产生活条件良好,城市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乡(镇)集市建设初具规模,电力供应充足,为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

就自然条件而言,xx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的西部,是横断山脉与德宏低山的过渡地带。东面的高黎贡山与西面的姐妹山、琅琊山形成一道屏障,向西南极急剧下降,呈马蹄形向西南开口。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断裂带对龙川河、大营河、炳浪河及其支流的切割,xx地形呈现出不同高度的山脉和沿河分布的河谷盆地。县城海拔1638米,境内最高点为高黎贡山大垴峰,海拔3780.2米,最低点为南苏晴河,海拔930米,高差2850米。Xx地貌类型复杂,分区交错,有"立体气候"、"立体农业"和火山地貌。全境可分为三个地貌区,即北部高山和中山窄谷区(海拔xx-3000米);中低山区(海拔1600-2500米)的中湖盆和熔岩台地;南部的低山和丘陵山谷(海拔1300-1800米)。

境内有龙川河和大营河两大水系,属伊洛瓦底江上游,南北向流动。龙川河包括其支流明光河、瑞甸河、蒲川河和新华河,全长359.5公里,流域面积3585.2平方公里,年产量51.29亿立方米。源于高黎贡山火草原等地;大营河由迪水河、炳浪河、渑庆河、孟连河汇合而成,全长136.5公里,汇水面积2104平方公里,年产29.97亿立方米。

地下泉502个,年产量4.4亿立方米。蒸汽泉、温泉、温泉80余处,热能储量约25-40万千瓦。小的

(a)小型6型水库

(二)45个水塘;共有小池塘707个,总库容xx万立方米。天然湖泊青海、北海,水域面积0.63平方公里。

xx县土壤属亚热带山地垂直带。可分为10种类型,主要为黄壤、黄棕壤、黄红壤、火山灰土和水稻土,依次占总土地面积的30.9%、16.7%、14.8%、12.4%和7.4%。

Xx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①明显的立体气候;②雨季和旱季明显;③山区、坝区、南、中、北光能存在差异,表现为南、中、北气候分区;④光、热、水分布协调;⑤受孟加拉湾西南部暖湿气流影响,造成降雨量大、湿度高、日照不足。

年平均气温14.8℃,月平均最低气温7.5℃,8月平均最高气温19.8℃。日最高气温30.5℃,日最低气温-4.2℃。年平均降雨量1469.4毫米,年平均降雨量180.4天,是云南多雨县之一。无霜期为每年234天,第一个霜期在11月17日,最后一个霜期在3月23日。年平均日照2176小时,年总辐射130.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1.6m/s。

Xx农业发展

自1998年以来,在县委、政府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增收调结构为重点,突出特色,开拓市场,依靠科技增加效益”的原则,根据xx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托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养殖工程”等项目,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和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民从事

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份额。五年来,我们克服了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协调发展态势。

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2961万元,比1997年增长30249万元,增长36.6%。实现农业总产值96473万元;比1997年增加2.1685亿元,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1607元,比1997年增长457元,增长39.7%。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

一个,

第二、三产业比例为65.3: 14.6: 20.1。与199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3.3个百分点。

二是种植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培育了一批支柱产业。粮食与经济的比例已经调整。xx年粮食与经济的比例为69: 31,经济作物的比例比1997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优质特色作物品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逐步扩大。主导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到xx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22733万公斤,比1997年增长12.2%;油菜总产量1900万公斤,增长800万公斤,增长72.7%;林业社会生产总值达到4亿元,增长109.27%;烤烟产业产值6460万元,税收1160万元,烟农收入5300万元;茶叶总产量329万公斤,产值3455万元,茶农收入2419万元,分别增长55.2%、150.8%和105%。

特色产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冬季农业发展和热区开发取得新进展,主要是初冬和初冬蔬菜。到xx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总产量9万吨,温室蔬菜、无公害蔬菜、野菜发展力度加大;干(水)果总面积达4.14万亩,比1997年增长195.7%,新增银杏10万亩,在北方地区培育了黑梨、白木瓜等水果产业,扩大了南方地区柑橘、晚熟柑橘的种植面积,积极探索诃子等野生水果的栽培技术;香料种植面积达4.2万亩,比1997年增加40%,形成了以草果、辣椒、八角为主的香料种植格局;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

三是进一步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培育一批特色畜禽产品。到xx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3.2万吨,比1997年增长67.2%;奶产量71吨,增长208.7%,畜牧业产值达1.42亿元

(90不变价格),增长6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比1997年增长5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达到2565吨,扩大了稻田养鱼面积。

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取得新进展,涌现出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全县有粮油加工厂(车间)240多家,有17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大型加工专业,开发了菜籽油、草果油、八角油、胡椒油、红花油茶等一批食用油产品。谷林实业、运腾快餐、太极果脯、清凉山茶业、高黎贡山生态茶厂等龙头企业带动力逐步增强。以蔬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如英姿飒爽的干腌菜,再续前缘的盐制品。

第五,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所提高。xx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12.5万亩,其中饵料丝专用稻3万亩,双低油菜16万亩,杂交玉米14万亩。建设无公害茶园2.7万亩。

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新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我们将出口海外劳务,并逐步引导农民

二三产业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问题。一是质量标准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县生产的农产品大多只在县内和县外相互调剂,少数进入省内外市场。除了一些出口的猪和肉牛,缺乏出口的农产品,所以农产品的质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国外的农产品基地都有非常具体的标准,详细到几个厕所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认证农药残留、维生素等指标和iso9002等各种国际标准。

二是市场秩序混乱。首先,市场缺乏信誉和对商标、专利和订单的法律保护。其次,很多农产品,尤其是加工产品,在销售上基本都是实行单干的现象,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和群体销售,而是无序竞争。最后,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的关系并不密切,这是随机的。原材料生产者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生产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原材料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三是科技培训不到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够。目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接受新知识和信息、应用新技术和设备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包装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品牌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基层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市场信息系统,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和手段。科技人员和科技设施挪作他用。在科学技术普及中,只重视生产中的服务,缺乏产前产后服务。大多数农民和农业企业不受销售服务的引导。

第四,缺乏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和资金投入,难以实施金融支持。农业市场化离不开信息化,农民信息化差会导致生产趋同。由于许多农民对市场不熟悉,无法科学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在生产安排上往往相互模仿,盲目跟风,导致市场供求失衡,生产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资本积累少,生产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农业的资金明显不足,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但支持重点产业的财政约束实际上很多。目前,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没有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利息补贴,以良种为主的重大科技推广和新技术开发,建设特色和特色原料基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没有配套资金保障。

第五,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服务落后,多头管理齐头并进。每个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各奔东西”,使得农业生产难以形成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不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和打造特色品牌。同时,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特种养殖和多种经营的农业推广人员太少,大多数“只懂粮、棉、油、猪、牛、羊,不懂名优”,不能为发展“名优新”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是

一个,

第二、第三产业的结合、引导和促进工作不能由农业部门单独承担。没有像东部那样,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领导的工业化领导小组。同时,由于产业化相关权力属于不同部门,生产属于农业主管部门,流通出口属于经贸局和外经贸局,项目审批属于规划发展局,投资属于财政局,科技推广属于科技局。分工虽细,但协作弱化,导致条块分割、政府服务支持跟不上的尴尬局面。

第六,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不足。过去,农业生产只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更注重实用性,而不是加工、销售和包装。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低,销售方式原始,销售人员缺乏。由此,农产品基本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消费领域,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销售中介组织,市场供求信息无效,销售渠道不畅,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七,农业相关产业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生产中的前生产、中生产和后生产环节的分离,使得农业生产中的中央节仍然处于只为后生产环节生产原料的地位。不仅不能获得后期制作加工和销售产生的部分利润,而且大量利润流向后期制作加工和销售。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独立政治”,农业相关产业之间难以形成利益互补机制。

xx特色农业发展潜力

虽然特色农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很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需求——自“XX”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和连年丰收,中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过去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被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局面所取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走向小康,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从数量和简单到质量和多样化,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也在上升。传统农业生产正在失去优势,生产效率逐渐下降,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农产品市场对特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农产品的市场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新形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2)资源优势

1.生物物种的优势。生物种类多,分布广,野生比例大,稀有率高,经济利用价值高,利用程度低。

2.土地资源优势。其特点是土地总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大,草地资源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大。

3.环境优势。发展较晚,发展程度较低,决定了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低,化学元素投入少,使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相对较轻。此外,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条件明显优于我国发展较早、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和中部地区。这是发展特色农业,尤其是无公害特色农业的优势。

4.农村劳动力廉价而丰富。xx年底,全县农业人口55.33万人,农村劳动力32万人。从农村就业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为87.1%。

5.空间优势。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导致复杂多样的农业立体条件。对于农业,特别是基于资源、气候和立地条件的特色农业,空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3)入世后特色农业面临的新机遇

作为当代最大的多边贸易体系,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农业而言,其本质是农业资源流动的国际化,即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是基于各国的资源禀赋。各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出售资源丰富的农产品,回购本国难以生产或即使能生产也是资源稀缺的农产品,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我们利用国际资源调整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也为我们根据比较优势原则配置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增加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产量,适当减少不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产量,从而在参与国际市场运作的状态下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平衡。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农业面临着更加开放和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将促进农业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巨大利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有助于中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内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国内外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和管理水平,加快国内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型,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日益宽松的环境,农业即将进入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

基于上述情况,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国内市场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推进腾冲特色农业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提高对特色农业的认识;

1.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新一轮农业结构和产业管理战略调整的重点,也是实施“农业稳县”战略的关键。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2.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方向。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方式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高质量的市场需求,有助于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促进我县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相当突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大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加工、仓储、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将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4.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特色农产品对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特殊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应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要加强领导,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各乡镇和部门要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整体工作的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指导。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搞好服务。要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和旧做法,要从不重视市场需求转向引导生产,从只注重引导生产转向生产和销售并重。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开发什么产品能赚钱,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调查,选好项目;做好论证,争取上级支持。要完善领导责任制,精心规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一旦确定了任务和目标,每个项目和每个行业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设置人员、任务、措施和考核奖惩,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各级干部一定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讲真话,办实事,讲求实效,反对情景主义,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农业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行业。要解决农业问题,单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各部门要把支持农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农民的收入上,还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上,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社会效益上;我们不能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而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因此,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各乡镇和部门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入,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资金。各有关部门必须服从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制定行业规划,做好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发展特色农业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突出环境特色、珍稀物种特色、气候特色、野生特色、旅游特色和文化特色。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选择具有一定区域规模、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名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布局和产业管理的发展道路,支持具有龙头作用的龙头项目,建设不同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第四,遵循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原则:市场化。适应市场多样化、高质量的消费需求,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市场需求强的特色农产品;

注重发展,培育主导产业。要依托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优先发展优势突出的产品;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生产。要考虑特色农业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坚持适地生产,实现适度规模,保证产品特色;按工业化发展。

要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全产业,延伸产业链,建立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带;

重视生态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经济效益显著的产品,调动农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五、制定发展目标、优先事项和发展规划。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形成适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批加工特色农产品的重点企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特色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高知名度的产品品牌和特色产业带,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形成区域经济支柱,构建农业生产力合理布局,显著提高特色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占GDP比重更大幅度提高。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达到2050元。并培育企业和农民形成稳定的利益纽带,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60%左右来自农业产业化;将全县50%以上的特色粮油基地、经济作物基地和畜禽养殖基地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农业增加值在全县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

发展重点:①特色种植产品。腾冲特色种植产品主要有四儿大米、荞麦、优质油菜、香料、中草药等。要注重品种改良和加工技术改造。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进品种、增加投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完善营销体系,拓宽市场渠道。中药材生产应加快人工栽培,建设生产基地,支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提高生产水平,改进加工工艺。

②独特的园艺产品。腾冲县在物种和气候资源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园艺产品种类繁多,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改造园艺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充分发挥鲜切花和野生花卉优势,加快新品种引进和繁育,加强加工保鲜等设施建设。优质反季节蔬菜应实施优质产品战略,推广精细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品种结构,培育品牌,加强营销,提高园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③特色畜牧业。腾冲县草原资源丰富。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种草养畜为重点,加快培育优质肉牛

绵羊、奶牛等草食家畜的发展。调整畜群结构,提高畜群品种,增加优质肉牛和肉羊比例,改革传统养殖方式,大力推广舍饲圈养,提高畜产品商品率。在外来有毒生物入侵地区和严重退化地区,加快草原植被恢复,逐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加快草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引进,促进草产业发展。要加强畜禽养殖体系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

④高效生态特种水产养殖。腾冲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潜力巨大。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水库大坝的水面资源和冷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